大荔冬枣“金装加身”背后的秘密
陕西大荔冬枣具有成熟期早、果皮薄、果核小、果肉脆、汁多而味甜等诸多特性,畅销海内外。大荔冬枣栽植面积达42万亩,总产量50万吨,产值突破60亿元。冬枣产业成为陕西省大荔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更是枣农发家致富的“金蛋蛋”。2022年5月温室冬枣陆续上市,开盘价为每公斤300元,线上线下仍供不应求。那么,大荔冬枣是如何“金装加身”的呢?
7月12日,大荔县市场监管局就整顿和规范冬枣市场营销秩序有关事项发布通告,从营业执照办理、交易秩序规范、行业协会自律及投诉举报渠道进行详细说明。这仅仅是大荔冬枣“镀金”过程中的其中一步。
本着保护本地特色资源和促进特色行业发展的思路,大荔县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推进、企业主体、市场引导、行业促进、社会参与”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及保护工作机制,将地理标志商标保护从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从重地理标志商标申报上升为重品牌培育,从重地理标志商标个体上升为重产业做强做大,重点培育了“大荔冬枣”“大荔黄花菜”两件地理标志产品。同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推行合格证制度,实现农产品产地的可追溯。同时,制定《冬枣》国家标准、《冬枣绿色生产标准综合体》地方标准、《冬枣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地方技术规范。2021年12月,陕西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大荔冬枣》顺利过审,涵盖了产品保护范围、产地环境、栽培技术、采收、质量要求、抽样与检测、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追溯等所有重点环节,极大推进大荔冬枣生产标准化。
可喜的“果实”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保护密不可分,与完善标准严格质量管控密不可分,更与攥拳紧握严查违法违规密不可分。大荔县市场监管局全面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铁拳”行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行动,以产品销售集中地、商品集散地为重点,严厉查处侵犯知识产权和非法添加、非法使用等违法行为。该局绝不允许一颗问题冬枣流入市场,近3年销毁问题冬枣5万公斤。同时,将电商平台经营行为纳入日常监管范畴,近3年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21次,接诉并受理群众关于冬枣质量安全和电商平台经营的投诉举报153件,实地检查网站网店7810户次,督促网络交易平台删除违法商品信息219条,查处各类网络交易违法案件613起,取得较好社会反响。
通过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大荔冬枣荣获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并跻身“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20强”,居第11位;获评“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50亿元。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种植大荔冬枣让我走上致富路
下一篇:大荔冬枣